簽署了電子合同,后期卻不幸發(fā)生了糾紛,法院會怎樣進行判定?
要知道,無論你簽的是紙質合同還是電子合同,一旦糾紛發(fā)生,司法機構首先要認定的就是合同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兩者的區(qū)別在于,紙質合同是“白紙黑字”加蓋印章,而電子合同采用的是電子化手段,在合同簽訂流程、存儲介質、簽名方式等方面都與紙質合同有著巨大的差異。
那么,法院怎么認定電子合同及簽名的真實性?
1.平臺審查首當其沖
法院判別電子合同是否真實有效,第三方平臺的審查首當其沖。國家商務部發(fā)布的《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guī)范》要求,采用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署平臺才能保證電子合同簽署過程中的公平性及其結果的有效性。
如今,電子簽市場品牌眾多。技術層面上來說,簽署平臺大多是基于APP或小程序進行操作。法院在審查過程中,會同時審查簽署平臺的民事主體資格以及簽署電子合同時使用的軟件。具體來說,只有簽署平臺使用的APP軟件名稱或小程序的開發(fā)具備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或專屬使用的證明,才能被認定其可靠性。
2.逐一審查簽署過程
簽署傳統(tǒng)的紙質合同,需要簽署雙方確認并手寫簽名,因此法院判定時主要通過核定合同文本中的條款來還原雙方最初的簽署意愿。這顯然是不適用于電子合同的。因為電子合同的簽署基本都在線上完成,簽署雙方沒有見面的硬性要求,因此法院對電子合同簽署過程的審查必然更為嚴格。
法院會在這一步對簽署雙方和第三方平臺進行審核。針對第三方平臺,法院會利用技術對電子合同簽署詳細流程進行逐步還原,并要求第三方平臺詳細闡述平臺運行邏輯。針對簽署雙方,法院會確認合同簽署是否為本人操作,是否自愿上傳認證信息(姓名、電話、公民身份號碼等),以此判斷電子合同的真實有效性。
3.綜合判定整體技術
由于電子合同依賴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其不穩(wěn)定性決定了電子合同存在較大的被篡改風險。為了確保電子合同在生成、存儲、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采用區(qū)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對電子數(shù)據(jù)進行加密上鏈存儲,并進行合同驗簽以及聯(lián)合第三方存證機構共同存證。
電子合同的真實性需要在其生成、存儲、傳遞電子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保持內容完整性等方面進行審查,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存證機構出具的公證書及鑒定報告核定合同是否真實有效。
電子合同是基于網(wǎng)絡服務平臺通過應用程序進行線上申請、線上審批生成并簽訂的新型合同,因其便捷性、快捷性備受推崇,但相對的,由此引發(fā)的電子合同糾紛也大量出現(xiàn)。
因此,法院怎么認定電子合同的真實性(同一性)、可靠性、完整性、準確性、有效性是審理該類合同糾紛的關鍵點,亦是就國家頒布電子簽名法后電子簽名在電子合同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法律問題向公眾予以充分釋明的必然要求。
2024-11-05
2024-10-23
2024-10-21
2024-09-27
2024-09-11
2024-08-31
2024-08-29
2024-08-15
2024-07-29
2024-07-17
為進一步提升商品房買賣合同簽約和備案效率,保障房屋交易安全,方便購房群眾辦事,近日,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印發(fā)通知,決定自5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啟用商品房買賣合同電子簽約。
2021年以來,柳州市行政審批局積極引導各級政務部門積極申領并使用電子印章,以辦事需求為重點,不斷拓展企業(yè)電子印章的應用場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積極宣傳自治區(qū)企業(yè)電子印章公共服務。
近日,人民法院報刊載了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qū)人民法院用電子簽名、電子簽章等數(shù)字科技賦能立案、審判、執(zhí)行工作,形成全流程無紙化辦案新模式,讓群眾共享司法“數(shù)字紅利”的新聞報道。
掃一掃 關注放心簽公眾號
掃一掃 關注放心簽小程序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
全國服務熱線
微信咨詢